首页

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

发布时间:2025-10-24 编辑:陈依 胡梦佳 来源:各二级单位党组织 点击数:

本网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医护员工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进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洪亚群: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其全面融入学校“十五五” 规划编制,科学谋划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确保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将聚力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加大攻坚力度,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打造 “数智中医药” 学科新范式。同时,以新修订的大学章程为纲,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作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激发办学活力。

教务处处长梁凤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教务处将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结合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举措,深化中医药特色育人改革。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建强中医药课程思政案例库;优化 “五育融合”体系,强化中医经典研习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中医思维与创新能力;数智赋能专业和课程建设,探索中医药与新兴领域交叉课程,为培养 “厚德精业、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夯实基础,助力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姚小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绘就了宏伟蓝图。科发院将深入学习,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将围绕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项目全过程管理与成果培育转化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研发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为“十五五”开局起步、为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后勤管理处处长张登超: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结合学校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与部门工作职责,深感责任重大。展望“十五五”,后勤管理处积极谋划,以现代标准型、资源节约型、育人功能彰显型为目标,推动后勤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以“统一物联中台、后勤数据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后勤系统,打造“平安后勤、智慧后勤、绿色后勤”,实现后勤系统资源共享与高效管理,全面提升校园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切实提升师生医护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以高质量后勤服务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黄家湖医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吴辉坤:全会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作为黄家湖医院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要紧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使命,将医院建设为中医药特色实践的窗口,成为服务群众健康的“前哨站”和中医药文化育人的“实践田”。将进一步推广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动经典名方与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彰显中医药基层价值;依托学校科研优势,探索 “互联网 + 中医健康服务” 模式,升级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基层中医力量。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案件审理室主任王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锚定了坐标。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更高标准淬炼本领,既做“监督者”更当“战斗员”,紧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监督“探头”架在工作一线,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既抓“关键少数”又管“绝大多数”,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学校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

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 发展擘画蓝图,对中国式现代化意义深远。医学教育关联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铸魂,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 “红色杏林” 品牌,引导学生明确中医药使命价值;以改革赋能,构建 “经典、实践、创新、医德、文化” 五位一体专业导学体系,打造特色育人品牌;以实践立身,聚焦 “一老一小”,深入基层服务,为中医药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俐: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后,我倍感振奋、深感责任在肩。公报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将及时把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教学中突出中医药特色,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时代任务,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具有文化自信、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国际教育学院专职组织员郑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新蓝图,强调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员,我将通过精准“选苗”、系统培育,让每名党员都成为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合作,为学校全局发展贡献力量。

图书馆副馆长李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在推进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过程中,统筹服务模式创新、馆员能力建设与医教研协同支持,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同时着力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优化馆藏资源、营造文化空间、开展主题推广等方式,强化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

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带头人赵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十四五”辉煌成就,为“十五五”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将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实际行动,工作中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创新体系,主动对接“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与“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的建设需求,持续深耕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融合,强化多学科交叉协同,不断夯实中医学一流学科发展根基,以更加扎实的作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

检验学院微流控与生物医药团队副教授李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系统总结改革成效与经验,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作为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我将积极对标学校以“用”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改革要求,坚持需求牵引与问题导向,致力于解决临床检验中的实际问题,将“成果转化”理念深度融入教学与科研全过程,力求以务实成效服务检验医学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杏林学者”学术骨干、医学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曹阳:学校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与全会强调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作为医学人文学院心理学教师,我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积极参与学校科研创新工作,立足“数智赋能大健康促进”研究方向,聚焦心理健康数字化测评与智能干预,探索心理学、人工智能与中医理念的融合路径,以高质量科学研究助力学校医学人文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