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挂职跟岗干部说③:当好产业振兴的“播种人” 让高校资源在英山县落地生金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09:57     作者:     来源:党委组织部      阅读:[]     编辑:党委宣传部

 徐雷,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授,2023年10月起挂职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问:在挂职单位,您主要承担的工作有哪些?

答:挂职期间,我主要承担三方面工作,一是链接高校资源与英山县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协管中医药产业链建设、产业招商推进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工作;三是承担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徐雷(左二)调研督导包保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问:挂职期间,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答:最令我难忘的是作为发起人和组织人之一,推动学校及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湖北时珍实验室、英山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2024年度中国中药协会茯苓专业委员会年会。英山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十余个工作专班,高位推进年会组织,拨付专项经费保障。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中医药企业负责人、中药生产和贸易流通的一线从业者近400人参会。年会采取“会议+产业孵化”创新模式举行,期间同步举行茯苓产业博览、茯苓科技产业园开园等活动。现场签约项目8个,签约金额达10.533亿元。首次发布“英山茯苓”品牌价值,达到88.15亿元,推动英山茯苓产业实现从被动承接向主动引领的跨越式转变,为推动英山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经济日报、湖北日报、中国中药协会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及相关行业媒体报道活动情况。

挂职以来,我努力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学校与英山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学校专家100余人次到英山指导,成立专家工作站,挂牌教学医院、研究生工作站等;推动英山县中药材产业被评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培育苍术和茯苓2个产业化联合体成功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英山县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道地药材示范县。这些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当高校资源注入县域产业,挂职干部不是“过客”,而是产业振兴的“播种人”。

问:您觉得挂职对您的成长历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挂职锻炼是肩负重任的实践磨砺,更是认知跃升的思想淬炼,让我有机会着眼县域发展全局,在实际工作中锤炼工作本领。一是基层实践拓宽视野。了解县域治理模式和发展理念,深度参与县域治理,让我打破原有工作领域局限性,培养了立足全局、多目标平衡的系统思维,拓宽了工作视野。二是攻坚克难淬炼能力。挂职期间,时常需要与不同部门人员沟通合作。在协调各方工作、推动任务落实的过程中,我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学会将上级政策与县情实际相结合,推动上级政策落地为“英山方案”,提升了政策转化力、执行力。三是产业服务厚植情怀。在深入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推动产业发展等系列工作中,我切身感受群众对产业致富的迫切期盼,深刻领悟“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基层治理要义。

问:挂职过程中,您是抱着怎样的信念与态度开展工作的?

答:挂职期间,面对新挑战,我也曾有过犹豫、彷徨。如何重拾坚定、勇毅向前?我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践行“链接上下”的桥梁使命。作为一名学校派出的挂职干部,既是学校在基层的宣传大使,也是校地合作的联络员,从挂职第一天起,我就清醒地认识到肩上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和使命。二是甘当“铺路石”的奉献精神。产业发展要素多、周期长,绝非一蹴而就,在深度参与县域各项工作中,我逐渐领悟“栽树不乘凉”的奉献逻辑,只要有利于产业发展就铆足劲,全力以赴。

徐雷(左三)调研中药材有关情况

问:通过挂职,您觉得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答:一是基层是实践真知的沃土。基层政府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很多工作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必须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协同是高效推进的基石。挂职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各部门只有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才能凝聚攻坚合力,高效推进任务。今后,我将主动加强沟通协作,打破部门壁垒,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三是学习是永不停歇的征程。对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清醒认识到自身在经济发展宏观把控、突发事件处置、政策灵活运用等方面还需不断提升。这种内驱力将促使我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实绩回报学校重托,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高校智慧力量。





上一条:【学习宣传贯彻《若干举措》系列报道<合集>】

下一条:学校举办公物仓集市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