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第41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发言摘编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20:49     作者:     来源:      阅读:[]     编辑:陈依

本网讯 9月10日,学校在明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第41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荣休教师代表、药学院朱芝兰副教授,师德标兵代表、基础医学院赵敏教授,高质量发展绩效奖励获奖代表、药学院邱振鹏教授分别发言,现在校园网主页予以摘编刊发,鼓励广大教师学习身边先进典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荣休教师代表、药学院朱芝兰副教授发言摘编

我来自大别山深处的罗田县,一个曾被重山封锁、被贫困困扰的地方。是我的老师们,用一本教材、一盏昏灯、一颗丹心,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条件下,为我们这些山里孩子一寸寸凿开了通往山外的路。他们让我真切地看见:教师,是一个能够点亮生命的职业。从那时起,“成为您”就成了我心底最坚定的愿望。1987年秋,我怀揣理想走进这座校园,这一驻足,便是整整三十八个春秋。

三十八年来,我最珍视的财富,是你们——我的每一位学生。你们渴求知识的目光,鞭策我不断学习、不敢懈怠;你们的每一次提问、每一次质疑,都让我重新思考“教”与“学”的本质。愿你们始终: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我也要衷心感谢我的年轻同事们。你们以崭新的学术视野和数字化的教学语言,重新定义了课堂的可能。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如今,我安然交出我这一棒,因为:我知道,你们正在奔赴更远的地方。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学校的历任领导。三十八年间,我亲历了学校从艰苦创业到高质量发展的峥嵘历程。每一步跨越,背后都是你们殚精竭虑的谋划与坚守。站在校园的湖光晚照中,我所见不止风景,更是一所大学对师者最厚重的敬意与回馈。

今天之后,我将转身离开讲台,但不会远离教育。我仍以热切的目光注视、以深沉的心祝愿这片我曾经奋斗过的热土。

师德标兵代表、基础医学院赵敏教授发言摘编

以“问”启智,育融合之才,为一流学科储“生力军”。教学之本,在于为一流学科培养“既懂辨证、又擅科研”的复合型人才。我作为学院西医基础第二党支部书记,联合附属医院临床相关党支部,构建“临床-基础-需求”贯通平台,实现“项目-论文-奖励”一体化。作为学业导师,指导本科生系统开展科研训练;研究生阶段,实行中医与西医生源分类培养,团队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实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全覆盖。

以“创”铸魂,强学科之基,为学校转型搭“支撑台”。作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一员,回望来路,我们始终与学校战略同频共振,在重点学科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培养规模、学术交流等领域不断突破,扩大影响力。

以“行”致远,促成果转化,为一流学科拓“服务圈”。我先后以“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副总”身份走进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联合打造“中医药分子组学创新联合体”,推出“中药靶点及机制一站式解决方案”,为10余省市20余项新药研发提速30%。

未来,我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高质量发展绩效奖励获奖代表、药学院邱振鹏教授发言摘编

十年间,我从一名青年讲师逐步成长,切身体会到作为高校教师的使命与荣光。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学校在职称制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前瞻性举措,为教师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探索中医药奥秘、启迪学生心智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承担本科生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超过300学时;我将访学学习的国际肝病研究前沿技术引进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了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担任学业导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并发表学术论文,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作为教师,最大的骄傲莫过于看到学生在中医药事业中展翅高飞。

当前,学校正处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在新征程上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服务学校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上一条:学校举行第41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下一条: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社教一行来湖北时珍实验室调研座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