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4日至26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工业大学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圆满落下帷幕,学校共有10项作品获奖,其中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5项,获奖数量和金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党委副书记杨波受邀参加颁奖典礼,第一时间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


比赛现场合影

获奖项目名单
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湖北赛区参赛报名数超过14万项,参赛人次超58万,共有来自10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60个项目进入决赛,分为高教主赛道(分本科生组、研究生组)、红旅赛道、产业赛道、职教赛道四个赛道进行。
校团委自五月启动赛事,经过广泛组织动员,全校共有1450支创新创业团队参赛,选拔45支优秀创业团队参加省赛,最终药学院、针灸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中医学院等10支队伍获得省级奖励。校团委坚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专项改革,重视项目培育、选拔、培训、孵化全流程管理,邀请专家15人次指导打磨重点项目。师生团队在两个月紧张备赛过程中培养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思维,提升了创业素养及能力,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研”。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金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未”来可医——高品质适老化中医药产品方案提供者
项目成员:于淼、姚茯苓、苏斌燕、武铭泽、黄子萌、田二月、董少星、崔群林、钟钰、高艺珂、石玉鹏、万隆
指导老师:唐金桃、熊勇、吴松、桂春、任娜
项目简介:作为“研·产·教·展·销”五位一体的中医药方案提供者,项目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聚焦适老化产品研发与中医药文化传播,构建覆盖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依托学校科研优势,联动36家产学研机构,破解古方功效不足、使用便利性较差、生产效率低下等痛点,打造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亚健康,推动老龄人主动健康。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金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膨”然芯动,“药”享轻养——中药膨化技术开启药食两用新时代
项目成员:严恒、董虹炜、刘天仪、冯施慧、董祺颖、刘源、木欣雨、张兴悦、黄蓉、闫丽达、蔡媱媱、王耀颖、刘思菡、张达
指导老师:瞿领航、张宝徽、燕妮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新型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膨化技术)为核心,创新食品膨化工艺应用于中药,将中药材粉末转化为多孔膨化泡泡米原料,基于中医药理论,创新研制包括代餐食品、面包糕点、茶饮咖啡、面条馒头等药食两用新产品,改善了传统中药食品口感,解决了传统产品“难提取、难携带、难吸收”的问题。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金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细胞悬舞·艾创未来-艾叶新型培养技术的产业化蓝图
项目成员:蒋雄辉、彭赛男、冯午年、杨运、李金鑫、李宇琨
指导老师:苗玉焕、刘大会
项目内容:团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构建了艾叶无菌苗培养体系、愈伤诱导体系及愈伤细胞悬浮培养体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愈伤组织中有效成分的积累速率和含量,推动原料获取周期缩短至30天,活性成分异绿原酸A的含量提高308倍。全程无菌操作,杜绝了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同时减少80%的土地占用,降低约42%的综合生产成本,减少碳排放,增加了就业岗位。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银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痰湿型肥胖克星——本草膏滋饮料“四维调体”祛湿减重新方案
项目成员:田二月、蒋欢、姚茯苓、朱思锦、尚依婷、李佳音、冉诗琳、许可飞、苏斌燕、董少星、刘豫虹、周哲帆、魏诗琦
指导老师:任娜、沈峰、李亚楠、陈思
项目简介:项目提出“健脾、祛湿、消积、调气血”四维调体理论,精选13味药食同源道地药材进行配伍,由“八繁之功”结合现代工艺精制,创新研发出便携式本草膏滋饮品。产品具有即食便携、口感清甜等特点,为痰湿型肥胖人群提供科学、安全、健康的减重饮品。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银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酵”醒深山—黄精产业全链技术铺就乡村振兴“黄金路”
项目成员:刘逸 、颜炳健、程用明 、曾兆祥、李灿君、李怀镕、胡书涵、刘柏言、木华梅、张毅鹏、全文静、张文竞、雷荆霞、周保军、张陈莹
指导老师:陈超、苟君波、胡洁、朱必法
项目简介:项目聚焦房县狮子岩村黄精产业,创新研发两大核心技术:一是纯植物提取精油抑菌剂,病株率降低20%-30%;二是红曲霉优化黄精酵素提取工艺,黄精多糖提取率提升35%。通过技术赋能与产业升级,种植端带动3000亩标准化种植,亩产提升2000斤;加工端合作龙头企业月产量突破8吨;累计帮扶570户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打造了“绿色产业富民、科技赋能兴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